请输入关键字!
争鸣|发问与结论,哪个更重要?
来源:音乐周报 创建时间:2023-08-10 18:27:46

  文 | 陆倍文

  2022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是:“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,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。对此,有人感到担忧,有人觉得正常,你有怎样的思考?”我作为一名基层钢琴教师,常常思考孩子与大人思维模式的同异,于是有感而发,简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。

  子曰,十五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。“十五志于学”不是说从十五岁才开始学习(人的一生都在学习,活到老学到老),而是说从十五岁开始确定志向,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,十五岁之前则是全面撒网的阶段。

  孩子喜欢发问,问题往往天马行空,优点是没有思维定势,有利于博采众家之长,缺点是认知往往都在浅层,很难深入。成人看重结论,会给很多事物贴上标签。标签是对事物的快速认知。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,要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深入的认识才行。把相对无关紧要的事情贴上标签,能够避免转移不必要的注意力、浪费时间。这样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。

  所以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行为方式,自然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孩子爱发问,大人爱结论,这很正常,但同时也值得担忧。如今的教育者利用孩子的好奇心,吸引孩子进入各种课程的学习。教育资源过剩,给孩子造成巨大学习压力的同时,也剥夺了他们深入思考的能力和机会。看现如今的社会便是如此:指点江山的万金油从来不缺,而踏踏实实的钻研者寥寥无几。

  而成年人则更是令人担忧。请看看下面的对话吧:

  孩子说:我喜欢好看的衣服!

  家长说:将来你可以去当服装设计师。

  孩子说:我喜欢小动物!

  家长说:将来你可以去当兽医。

  ……

  孩子每每说到一件有趣的事情,家长马上都会把它变成一个乏味的职业。马克思说:“上午打猎,下午捕鱼,傍晚从事畜牧,晚饭后从事批判,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、渔夫、牧人或批判者。”社会责任固然是成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,但不要忘了你首先是一个“人”,而不是被职业异化了的“机器”。因此,成年人的思维固化过于严重,有可能导致在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的同时,生活上却是个“白痴”。

  在我看来,不同年龄段的人固然有自己应有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,但也不妨时常跳出自己舒适圈互相学习,互相借鉴。当然,孩子向成年人学习理所应当,但成年人在教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把他们看低一等,坏处有两个:首先,你无法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,无法与他们结成命运共同体,好的教育便不会发生;其次,你也会丧失向他们学习的最好机会。

  作为一名基层钢琴老师,话题还是说回基层钢琴教育。我们的基层钢琴教育的致命问题“我们教育对象是谁”时常被忽视。教育的主要对象当然是15岁之前的孩子,他们适合的是什么类型的学习?浅层而广泛的兴趣学习(注意是培养兴趣的学习,而不是仅凭着兴趣学习),还是深入而精钻的专业训练?当然是前者。然而,我们的基层钢琴教育是以附中、附小的小天才琴童们为标杆的。虽然他们的演奏很吸引眼球,但以他们为目标,复制他们的学习路径是巨大的错误。

  所谓天才便是早慧之人,他们异于常人之处便在于“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”。但对绝大多数常人来说这都是18岁成年之后的事情——孔子都是15岁才确定志向的。而我们常常让一名五六岁的孩子每天进行数小时的钢琴技术练习,这所谓“童子功”训练短期内可能会有成效(但也常常没有),孩子会出一些成绩,家长会骄傲,老师会骄傲,虚荣心得到了满足。但实际上大错特错了,这不是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。揠苗助长的恶果等孩子大了才会呈现。怪不得音乐教育家周海宏说:“中国业余钢琴教育太过专业。”但这其实也正说明了中国业余钢琴教育本身的不专业,甚至不合格。“学会一样技术,毁了一样艺术”这句话一点没错,更况且许多基层琴童到头来连技术都没学会(由于错误的技术训练),竹篮打水一场空。但这其实不能完全怪基层钢琴老师的愚昧无知,钢琴考级作为社会钢琴教育的指挥棒恐怕难辞其咎。

  但话说回来,大家确实各有各的难处。艺术本就很难衡量和考核,但放弃考核与度量,教学将无法进行。到底该怎么走,现在远没有找到答案,甚至都还没找到正确的方向。有识之士们还需携起手来,在这条求索之路上砥砺前行,方能问心无愧。

编辑:管志昊